第04版:第4版 防汛救灾·八方支援 PDF版阅读

最美“逆行”白衣天使

本报记者 汪辉 成燕 通讯员 史尧

20日深夜,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护士徐涵终于从一张新闻报道的图片中,看到丈夫的身影。在与丈夫失联的3个多小时里,她一直在关注着郑州地铁5号线相关信息,只是希望能找到丈夫的身影。徐涵的丈夫李英豪是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重症病区的一名护士。当天17时许,他完成工作后,乘坐5号线地铁回家。此后,两人便失去联系。

20日18时10分,李英豪乘坐的地铁经过海滩寺站后,因为暴雨积水停在海滩寺站与沙口路站中间。此时,司机通知乘客全部下车,车身旁边的一条窄走道可通往前方的沙口路站。

作为第一节车厢的乘客,李英豪和其他乘客一同在窄走道向前走。但是,窄走道前方是一片断头路,必须先跳入水中再爬上走道才能继续前进。李英豪跳入水中,发现水流不仅湍急,而且高度已经快到胸口。当他爬上对岸走道后,只要继续向前走就能到达沙口路站。但他回过头,发现身后许多乘客因为害怕不敢跳入水中,走道上排满了排队等待救援的乘客。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留在原地帮助乘客经过那个缺口。

李英豪耐心安抚着后方的乘客,一把又一把拉着水中的乘客上岸。就在这时,李英豪发现车厢另一侧窑洞旁的电缆上站着10多个人,其中两人因为害怕几近崩溃。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大声告诉对面的乘客:“请相信我,我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你们现在的环境暂时没有危险,但是我们必须要有绳索等专业工具才能营救你们,请你们原地等待进一步救援,不要消耗无谓的体能!”李英豪的沉着冷静起到一定作用,对面乘客的情绪明显好转。

此时,更棘手的问题出现了,有乘客反映车厢内还有很多乘客没有及时出来,有的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

李英豪和另外一名地铁工作人员和辅警,带着灭火器朝着列车的方向移动。情况危急,他们到达现场后,果断用灭火器砸开了一扇窗户。随着越来越多救援人员到来,车厢里的乘客陆续获救。

当李英豪带着获救乘客走到沙口路站后,陆续有心脏停跳的乘客被背了过来。他和车上其他3名仅有的医务人员开始轮流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5个小时里,李英豪一直在忙碌着,拉乘客上岸、背乘客在水中行走、跪地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待所有乘客获救后,他已腰疼得站不起来了,被120急救车送到附近医院治疗。

“我支援过武汉,经历过风雨,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人命关天的困难时刻,我作为现场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后边的乘客脱离危险。”李英豪说。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