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PDF版阅读

一名医生的战“疫”日记: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还是那群战士

郑大一附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梅静静

进驻隔离病区,我的第一直觉是:责任与感动并存。

8月5日早上6:30接到医院通知,8:30就紧急集合。当天医院共增派30名医生、40名护理人员紧急驰援郑州岐伯山医院,参与新冠肺炎诊治。

新冠肺炎诊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我们这一批中有22个医生、8个检验人员,分别来自外科重症、呼吸重症、呼吸内科、心内科、中医科等科室。经历了去年战“疫”,无论是临床治疗还是心理情绪上,大家都有了经验和准备,没有去年的那种迷茫和忐忑。

对这次支援,我早有心理准备

一到岐伯山医院,就迅速投入工作。有老师专门讲解如何穿脱防护服,大家听得很认真,在一遍遍的演示中,相互提醒一些必须要注意的微小细节。

尤其在脱防护服时,这个过程是最危险的。脱的时候必须全程闭眼、非常小心,确保整个脸部不被外层的防护服污染、不被气溶胶侵入,因为一旦污染就相当于直接暴露在病毒面前。

对这次支援,我早有心理准备。和我同去支援的同事,大家想法都一样:这个时候,医护人员必须冲上去。

大家的那份责任感,让我感动

除了内心的使命感外,大家身上的那份责任感更让我感动。

目前医院在核酸采集、发热门诊、支援其他医院工作中派出很多人员,医护资源非常紧张。在这次同来支援的同事里,各有一个医生和护士刚休完产假就报名了。

刚到病区时,她们的行李中竟然还有背奶包。因为正处于断奶期,为防止胸部胀痛,她们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后,还要去卫生间挤奶……同样是妈妈的我,看到这些非常不忍心,但看到她们咬牙挺过来时,我也为她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

还有来自病区里的温暖,有个发烧的病人心里很焦虑,一直不停地问医生能不能治好,神经重症科的苗旺主任就耐心地一遍遍给病人做心理疏导,当病人心情平复时,才放心离开。

我为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

河医院区ICU病房的护士蔡佳闻,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是他在郑州暴雨期间救治的一位患者家属写的。信中说,7月21日凌晨4点,蔡佳闻给这位外伤感染的七旬老人包扎完以后,又冒着大雨赶去医院抢险,他说:“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走着也要去医院,必须去……”

看到信上的内容,我为有这样的同事骄傲,这一番话也映照了我们此刻所处的状态,眼下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不管在哪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还是那个天使,还是那群战士。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整理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