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对新的形式主义 要露头就打

随着基层减负的持续推进,许多基层干部反映,原来繁多而无意义的会议等有所减少。不过在少数地方,随着一些新增的工作内容,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苗头,挫伤了这些地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下载APP、关注公众号,每天登录答题刷积分;拍照成为“第一要务”,照片甚至有规格和数量的要求;手机里和工作相关的微信群非常多,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应对。如果时间被它们占据,基层干部还怎么有空来完成主责主业?怎么可能有充足的精力来抓落实?

方法和工具本无对错,善用才是根本。政务新媒体利用得当可以发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等作用,确实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但如果追求“一事一端”“一单位一应用”,导致APP过多过杂,或因运营不善、维护不力沦为“空壳类”APP,或存在过度留痕、强制打卡、多头报送、以手机定位代替工作考核等突出问题,政务新工具就会变成滋生“指尖上形式主义”的新土壤。

当前,借助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新工具等,变异滋生的形式主义,尤须引起重视。

反对形式主义,既要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也要坚决防止新的形式主义。在少数地区,一些“创新”举措因为脱离实际而受到诟病,有人便搬出“制度创新”的说辞作为挡箭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举措自然会得到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汇报材料上的“创新”,只会导致新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不论新旧,从结果来看都是花拳绣腿、徒有其表,究其实质都是脱离实际,远离实践,不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的结果是能为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能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

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屡禁不止,背后是作风问题在作祟,根源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如果评价衡量干部不看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而看留存照片的数量和新闻的点赞量,不看老百姓的打分而看APP的积分,错误的导向必然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用好考核“指挥棒”,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评,用实绩说话,才能铲除形式主义生根发芽的“土壤”,也才能让形式主义问题得到及时整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治基层出现的种种形式主义苗头也需常抓不懈。特别是对基层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坚持换位思考,多体谅基层同志的所忧所难、所愿所盼,多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同时,要发扬斗争精神,拿出“钉钉子”的韧劲,紧盯形式主义的新表现,若能扭住不放、露头就打、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就会形成加强作风建设、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 张近山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