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生命,定格在抢险归途 ——追记新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俊杰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 薛璐

8月19日,新密市平陌镇翟沟村,几座土坡之间的老式建筑,被巨大的防水篷布覆盖着。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粮库,是稳定新密市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在篷布保护下,经历暴雨依然无恙。为了保护粮库和粮食的安全,在7月份郑州那场特大暴雨中,新密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俊杰挺身而出,用生命践行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硬核”担当。

“谁能想到,这一去,竟成永别”

7月20日,暴雨倾盆。刚过中午12点,新密市发改委收到信息,因大雨发生滑坡,平陌镇粮库数万吨粮食面临威胁,亟待抢险。

“我去,现在就走。”王俊杰接到消息,立即主动请缨,顾不得吃午饭,拿起雨伞,冲入大雨。

“谁能想到,这一去,竟成永别。”郭一民是王俊杰的同事,也是好友。他说,当时他们四人同车前往,在车上,王俊杰一直在用电话联系救援设备,挖土铲车,挡水篷布,组织抢险人员,每一个细节都怕错过……

“前往粮库的道路已经断行,为了尽快赶到,我们选择绕道走乡间小路,水如瀑下,车辆坚持前行。”郭一民说,经过几次绕道,终于赶到了位于浅山丘陵区的粮库,此时滑坡的泥土已经危及粮库安全,抢险工作立即展开。

在现场,王俊杰身先士卒,组织指挥防汛应急队伍,出动钩机、铲车清理仓库周围泥土杂物,利用篷布、塑料布铺盖护坡6000余平方米。经过一番奋战,险情终于被排除,粮库和粮食的安全得以保证。

下午5点多,粮库险情基本处置完毕。雨势陡强,四人驱车返城。“去时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只好绕道大隗镇。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洪水已没过轮胎,我们开始有点担心。”郭一民回忆,平时几十分钟的路,那天走了几小时。 (下转二版)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