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巩义市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 “五个一”模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本报讯(记者 谢庆 通讯员 白鹏)最先进的检验设备、覆盖全境的远程诊疗监控、最快捷的药物投递传输……14日,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东区医院,来自全国的媒体实地感受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巩义市扎实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聚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符合县域特点、体现巩义特色的“一把手、一盘棋、一张网、一杠杆、一协同”的“五个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一把手。巩义市把医共体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点工作,专题研究、专班推进,压茬推进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

一盘棋。巩义县域内组建一个由县、乡、村三级公办医疗机构全部参与的紧密型医共体,命名为巩义市总医院,实行“七统一”管理(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一体化运行,同时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共体。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医管委协调议事工作机制,统筹医共体建设规划、投入保障等重大事项。

一张网。依托牵头的巩义市人民医院核心机房基础网络,建设纵向联通云平台、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横向联通医疗、医保、公卫、妇幼、非税系统的医疗专用网络。建设巩义市医共体信息平台,整合医疗机构开展的医疗业务资源,建设远程会诊、心电、影像、检验等十大中心,深度推广“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基层医生上线AI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配备专业知识库,降低基层误诊漏诊概率。2020年共为15万余人次提供了远程诊疗服务,为群众节省就医时间超过60万小时,节省医疗费用3000万元以上。

一杠杆。按照“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自2020年起将医保基金扣除大病保险和10%风险金后交由巩义市总医院统筹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医保支付在调节医疗资源配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中的杠杆作用,撬动医疗机构立足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能力,有效引导患者和医保资金向县域及村镇回流。2020年县外转诊患者同比下降2220人次,降幅17.05%,该市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4.42亿元,同比减少7600余万元,降幅14.78%。县域内就诊率97.52%,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68.25%。

一协同。巩义市人民医院将慢性病科、高血压科、内分泌科融合心电、血糖、远程会诊等中心成立医共体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推进“三位一体”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每个卫生院建设健康小屋,卫生室设置健康角,投放远程血压及心电设施200余台,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医共体健康服务中心,完善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数据库,通过采集动态数据,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评估、研判,高危病人由市医院专家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对中低危患者指导规范用药及自我管理,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得到规范化治疗和科普宣教。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