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聚力项目建设 绘就新郑高质量发展蓝图 ——访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

“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双循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等十个方面精准发力,每一方面都有具体定位、有项目支撑、有目标要求,必将引领郑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争先锋。”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说,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新郑市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重要抓手,今年新郑市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217亿元。

连日来,新郑市围绕“三个一批”工作,观摩项目进度,查找短板不足,分享推进经验,谋划下一步措施,测评奖优罚劣。抓实抓细每个项目、每项服务、每件事情,力争以项目建设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项目推进成效检验干部能力作风、换届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新郑围绕郑州市委“南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九项工程”,着力彰显“四个特色”、实现“四个一流”,努力在郑州市、全省乃至更大范围争创一流、争当示范。“十三五”,新郑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9月28日,《光明日报》公布了由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在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新郑排名第38位,继续居全省之首。

“十四五”,新郑蓝图如何绘就?马志峰说,未来五年,将按照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围绕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勇挑重担、务实重干,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出重彩、成高峰”。

党的建设,建强组织保障。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省委、郑州市委决策部署在新郑条条落实、事事见效。

产业转型,保障项目落地。围绕“三主三新”产业体系谋篇布局,坚持项目为王,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加速器和聚集地,着力建设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现代临空产业新城。

城市建设,抓好规划管理。深入践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深化实施城乡建设管理提质工程,把安全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超前布局城市生命线,建设韧性城市。

开放创新,培育发展优势。持续深化改革攻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招商引资,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平台,引进一批站位行业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和团队。

生态建设,打造美好环境。坚持深化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文旅发展,擦亮文化名片。推进黄帝文化、根亲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有机融合,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紧紧围绕“五个振兴”,以“一渠八脉”水系为框架,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民生事业,建强民生保障。坚持深化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保障大局稳定。

本报记者 张立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