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最幸福的事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如何看待毁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有网友回答:“玩手机不可怕,可怕的是垃圾快乐。千万不要让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垃圾快乐当中。”

手机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使用手机。针对手机的问题,早在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就联合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在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然而,手机禁令不等于反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双减”文件,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手机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那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呢?

学校要细管理,拓宽学生和家长的联系渠道,制定有温度的管理条例,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微班会、黑板报、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进行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和使用手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校外实践基地拓展训练,学校组织的远足、运动会、中秋诗会、文理科节、社团活动、校园篮球赛、班级主题班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平台,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既锻炼了身体,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又获得心灵的愉悦感。

而家长应以身作则,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将责任还给孩子。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己首先要控制好使用手机的方式和频率,并对孩子给予充分的尊重,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真实需求,保持顺畅的日常沟通,鼓励孩子结交可抒发情绪的朋友,签订“家庭手机使用盟约”。

家长和老师要耐心观察手机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把孩子的表现当成信息,以此帮助自己去评估和调整下一步的教育方向,避免把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当作问题,贴上问题标签。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向家长、老师和其他人请教解决办法,不在网络中逃避。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东西正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郑州市第十二中学 钮亚军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