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以“会”为媒撬动发展 “传感”高新走高出新

传感器,对于郑州高新区来说,是一个能够激发无数“化学反应”的关键词。

截至2020年底,全区传感器领域相关企业达到3011家,占辖区企业总数的6.7%;规划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明确“一点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成功举办2018、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

11月1日,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即将在郑州拉开帷幕,这是世界传感器大会再次与郑州相约,全球传感产业又将进入“郑州时间”。于从业者而言,这将是一场风雨无阻的秋日之约;于传感器领域企业而言,这将是一个海纳百川的风云际会;于郑州高新区而言,这将是一次总结展示的协同平台。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以传感器大会为媒,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对全市、河南乃至全国传感器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

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两届大会的顺利召开,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各方认可,其间,申建了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成立了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河南分盟),发布了院士联名倡议的“郑州共识”,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成果报告,制定了“传感器产业政策十条”。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通过大会,促成重要项目签约16个,协议总金额合计超过200亿元,涉及中国电子、卡斯柯信号、紫光股份、鼎实医疗、深圳昊博等业界头部企业,涵盖气体传感、压力传感、位移传感、激光传感等领域,一些专业化企业也不断向郑州集中。

传感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郑州高新区在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奠定了高新区传感器未来发展的基础。在2020年9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2020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五。

以会为媒,高新区扩大“朋友圈”、扩展“大市场”、扩容生产力,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 本报记者 刘地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