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作业的“减”与“加”

“双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减轻作业负担,而“减”的关键在于提高作业质量。作业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此时,作业承载着育人功能,指向核心素质的培育、指向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科知识是很重要的,但知识不等于素养,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谈到基础知识,很多人会联想到机械、大量、反复的练习,由记忆代替思考,以浅层学习代替深层学习。如果学习情境或知识运用情境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有较小变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迁移运用。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双减”背景下,老师的重要任务是将碎片的、孤立的、僵化的知识建构为通用的、综合的、结构化的知识。

知识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但不能直接转化为核心素养,学习活动是学科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渠道。真正的学习活动表现在作业上,应该关注情景真实、过程复杂、高阶认知和评价驱动。情景真实应以学习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方法和实践创造力。形式灵活多样,要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高阶认知表现在作业上,要具有综合性,这必然要强调知识的整合、关联和总结并创造出成果。评价要侧更重学习过程,完成作业的方式、态度和品质。

作业内部蕴含着教学形态,学习背后渗透着教学指导。作业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作业可推动学习的进程。“双减”背景下,既要关注作业形式的丰富性,也要关注作业量的掌控,重视学习性作业,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去评价,才能达到作业推动学习进程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这要求我们的作业要具有开放性思维,不要追求标准答案,要重视完成过程,学生能自主建构不同的结果。我们要重视学生作业的综合性思维,通过作业产生新的意义整体,而不是简单排列。

作业一头连接着教学,一头连接着评价,作业的要求就是教学的要求,也是评价的要求。总而言之,作业设计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为两翼,以思维发展为能量本质,向着核心素养的目标飞去,最终达到鹰击长空的目标。

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翰林校区 李瑶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