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未着白衣的天使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王慧敏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一直做好事!我们总是舍近求远,其实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啊。”每当提到义务为老伴上门服务的李莹,家住上街区江南小镇社区的居民张振峰就会情不自禁地这样说。

10月25日下午5点多,张振峰回到家中,在桌子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像是期盼远嫁的姑娘回家一样,等待着李莹的到来。6点,李莹如约而至,她脱下外套,行云流水般为张振峰的老伴完成了消毒、换胃管、插尿管等一系列操作。结束后,张振峰热情地和李莹聊着家常,仿佛是一家人。

张振峰告诉记者:“我们和李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小李却一直帮助我们,每次都是一个电话就来了。我老伴的病情能一直维持到现在,多亏了小李的帮助,我觉得她比亲闺女还亲。”整整五年,李莹义务上门服务,分文不取,一个瘦弱的姑娘,四处奔走播种善良,用两根导管,撑起患者的安康,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李莹当过护士。做了母亲后,由于要照顾孩子,她暂时放弃了这个职业,选择了另一份工作方便照顾家庭。“虽然现在不做护士了,但不会忘记入学时背过的医德医训”。

几年前张振峰从朋友那里得知李莹义务上门为卧床不起的病人更换鼻饲管和导尿管,就尝试着与李莹取得联系。从那以后,李莹就开启了长达五年的“救治”长跑。“换尿管和胃管对我来说也就半个小时,但病人如果去医院请护士,流程会很烦琐。能帮助他们,我也很快乐!”

夏天,张振峰院子里的一棵桃树结满了果实,他每年都要让小李先尝尝鲜。“以前去医院买导尿管和鼻饲管,他们都问我 ‘家里有人会换吗?’我都不说话。现在我都会骄傲地说‘家里有人会换。’小李就是我们家里的人啊!”

2019年12月的一天凌晨,张振峰的老伴突然排尿不畅。正值三九寒冬,家人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的张振峰尝试着拨通了李莹的电话,李莹二话不说直奔张振峰家里。一系列熟练操作之后,张振峰的老伴顺利排尿。李莹仍不放心留下来进行后续观察,凌晨4点才离开。

李莹的热心举动,也让幼小的儿子深受影响。她的儿子平时一贯乐于助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五年来,李莹曾前后帮助过多位病人,她不计报酬,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与帮助。正是这样的凡人善举,传递着正能量,为上街这座小城增添了温暖底色。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