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新郑推动“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 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水平 不断扩展企业“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 张立)近日,新郑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改善营商服务,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水平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党建引领、创新开路、科技护航三处加力,确保每笔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为实施“党建引领·亲商强企”行动,新郑市在市直机关党组织开展“双抓双促”述职评议,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得分第一。这是该支部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

新郑是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每年公共资源交易上百亿元。为把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发挥党组织在资源交易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新郑市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区设置党的历史、廉政文化长廊,每名党员参与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岗位职责集中展示。并将党风廉政举措全方位、全环节、全主体的嵌入公共资源交易始末,确保交易阳光公正。

在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支部践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开展“沟通+跟踪+限时+回访”四项服务,到联建社区、项目工地、中标企业调研,力求受理“零跑腿”、进门“零门槛”、过程“零拖延”、环节“零障碍”、服务“零距离”、全程“零见面”,费用“零收费”。

今年暴雨与疫情期间,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各类项目招投标从未中断,这得益于新郑市创新开通手机版“不见面”开标系统,企业足不出户完成开标工作。此外,新郑市还率先使用“新郑招投标”手机APP,投标登记、标书下载、开标日程、保证金退款查询等业务都可在手机上办理。省创新保证金本息自动退返机制,对代理机构进行“网购式”动态评价,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实行按专业类别独立客观评审……

创新离不开科技护航。新郑市不断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水平。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彻底实现“背靠背”交易。建设网络金融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办理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258笔,释放保证金11195万元。推动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突破性实现了“一项目两省三地”远程异地评标。

优质的招投标服务,使新郑的企业朋友圈不断扩大,投标新郑的域外企业投标次数从2010年1188次到2020年8876次,增加了7688次,一万多家企业进入新郑招投标企业目录。

新郑市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入选世界银行“中国省级电子采购系统评估项目”首批试点市,并被写入2020年世界银行中国区营商服务评估报告,成为世界各地客商投资参考。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