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河南印发《方案》 五项行动和重点工程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打造十个以上“产业+科普”示范基地 建成十个以上科普展示馆

本报讯(记者 李娜)记者近日从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

实施五大提升行动

根据《方案》,我省将实施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我省将把提升科学素质的目标贯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各个阶段。同时,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将科技辅导任务计入工作量,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农村学校科学教师培训,到2025年,完成农村学校专兼职科学教师培训5000人次。

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我省将推进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深化省级科技小院建设,创建30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

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我省将深入实施“金蓝领工程”,叫响做实“中原大工匠”品牌,实施工匠选树、“师带徒”、“匠带兵”行动和职工素质提升行动。另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300万人次、高技能人才培训15万人次。全力推进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50万人次。推动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120万人次。

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把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知识与技能纳入老年大学和社会大学学习课程。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等,切实提高老年人运用数字技能水平。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我省将把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党政机关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将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

开展五大重点工程

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在科技奖项评定中设定科普工作指标,将科普工作实绩纳入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十四五”期间打造10个以上“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服务社会功能,引导支持企业建设科普展示馆,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并向社会开放。

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推进科普信息化提升,打造“中原科普”品牌,推进优质科普内容生产汇聚和传播服务。

科普基础设施工程——探索成立黄河流域科技馆联盟。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至少拥有1座达标科技馆,每个县(市、区)均拥有1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推进区域农村中学科技馆资源中心试点建设,到2025年,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达到400个。

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鼓励引导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和省级科普示范社区、乡镇评选活动。

科普人才建设工程——打通科普传播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将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绩效纳入考评指标。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到2025年,发展科技志愿者5万人。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