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PDF版阅读

新华时评 不做历史的旁观者

南京进入“历史时刻”。凄厉的警报声长鸣于耳畔,提醒人们不忘84年前日本侵略者在这座城市制造的人间惨剧。

历史,从未走远。30万死难者,不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61位仍在世的幸存者也不只是“活着”,每每回忆沾满鲜血的童年噩梦,有人仍会泣不成声。

历史,殷鉴不远。随着中日关系重回正轨,总有人想要遮住陈旧伤疤,然而“不知道”“不承认”“不要提”正是部分日本政客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态度。

总有人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段历史不只是一城一地的受难日,它与你我的过去、未来勾连。它告诉我们,何以从昨天走到了今天,又如何在把握现在中走向未来。

国盛民强、国弱民孱,正是近代以来中国的贫弱,才导致河山被践踏,生灵遭涂炭。今日之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孱弱必将遭欺的训诫。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更是苦难历史留下的深刻启示。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失去记忆的个人必然迷茫,忘掉历史的国家民族不会有未来。1937年的劫难留给南京、留给中国的这道伤疤,不能遮盖,唯有正视!国行公祭,既是哀悼,更是警醒!

如今,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上,吾辈当自觉背负历史的重托,坚定汲取奋进的力量,自省、自立、自强,中国人的命运就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必将不可阻挡。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