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高龄”小区化茧成蝶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郑 鑫 赵 沛

夜幕降临,航海中路119号院的花园广场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在木马滑梯周围追逐嬉戏,大人们赏花下棋、悠闲散步。整齐划一的住宅楼、绿意盎然的花园、古色古香的凉亭、功能齐备的活动室……很难想到,这样一个高“颜值”小区,是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高龄”小区,是一个改造中遭遇洪水侵袭、受损严重的“灾后重建”小区。

二七区长江路街道测绘学校家属院始建于1978年,小区建筑年代久远,院内配套设施不全,楼体管线破损严重,私搭乱建管理混乱,闲置游园杂草丛生,废旧仓储隐患重重,这些“老破小”特质促使社区“更新治理”势在必行。2021年以来,长江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与河南测绘职业学院缔结融合发展的“红色联盟”,积极构筑“一核多元”社区治理共同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难点问题。

为解决院内“公共区域面积小、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学院党委主动提出了“拆墙扩院、向外腾空间”“违建清零、向内挤空间”的想法。拆掉了居民楼院与闲置校区之间的“隔心墙”,腾出了年久失修的仓储用房、单身宿舍。集中治理了院内17处违法建设、31处凸出阳台和340余处防盗网、花架等,挤出了院内井然有序的公共空间。

本着“一次性改好、最多改一次”的原则,他们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屋顶防水、雨污管道、技防照明等工程上,真正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在此过程中,为居民免费更换木质、铁艺门窗、防盗网,更新单元雷达感应灯、太阳能照明设施,增设智慧安防、养老呼叫、防汛挡板、感应式抽水泵、垃圾分类回收站等多项民生设施。

由于测校家属院相对封闭,院内居住的多是在岗和离退职工,社区将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在院内明显位置设立流动的“民情驿站”,及时搜集、回应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扰民、房屋漏水、施工质量、政策法规”等问题,并第一时间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修复。

改造后的测校家属院,迎来了难得的恒温26℃的“暖冬”,居民再也没有了暴雨天气“屋内接水、楼外淌河、院外观海”的尴尬。

同时,针对院内老龄人口偏多、失能老人独居等实际情况,街道将创新谋划“测校·馨空间”医养结合服务品牌,通过培育“智享健康·老友汇”“党史传承· 故事汇”“文化共享·名家汇”“人人参与·志愿汇”等为老服务项目,为老年人送去更多优质暖心的服务,构建“汇善汇美汇新思、尚德尚品尚文明”的美好新社区。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