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医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本报记者 谢庆 通讯员 张艺丹

一大早,巩义市孝义街道龙尾村72岁的李惠然老人就来到了村卫生室,拿出身份证放在自动血压检测仪上,仪器便开始给老人检测血压,随后村医白由双给老人听诊,叮嘱老人冬天注意保暖。

“这些数据都实时上传到了巩义市总医院,进入数据中心,只要出现异常,就会有专家一起联动诊疗。”村医白由双告诉记者。在巩义市芝田卫生院,工作人员正从货车上卸下一台生化检测仪。“原来都是冷链送到巩义市总医院检测,然后把检测结果传过来,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好了,直接就可以在卫生院检测,方便群众看病。”该院院长王慧勇告诉记者。

为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就医,巩义市大力推进医共体改革力度,把医疗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建成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共体网络。

据了解,为打造高水准的医共体体系,巩义市政府投资14.7亿元、无偿划拨143亩土地用于建设巩义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目前一期13.2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已实现财政全保障。该市财政每年拿出1100余万元用于122个校医的运营经费。

据巩义市总医院院长乔来军介绍,该院免费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投放400多台远程医疗设备,先后建成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血糖、远程影像、区域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医学模拟、后勤保障等十大医疗服务中心,全面推广“基层检查+市医院诊断”模式,并推动基层单位间大型设备共享,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乔来军介绍,巩义市总医院根据乡镇疾病谱,制定“一院一特色”发展战略,安排10位专家分别担任医共体成员单位业务院长,帮助基层成员单位提升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向每个单位至少安排1名医生驻扎帮扶。总医院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成员单位医疗、护理、感染、医保、财务等方面进行数据监控、管理帮扶,通过面对面指导、现场反馈,按照质控标准,每月进行考核、每季度进行点评,全面提升基层单位服务能力。

随着各项投入落到实处,2020年巩义县域内就诊率达97.52%,基层就诊率达68.3%,外转人次同比下降2171人次,降幅18.41%。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