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河南五举措数字赋能“活化”历史文化资源 每年投4000万元打造沉浸式数字场馆

本报讯(记者 秦华)数字化是决定文旅文创融合快慢、好坏的关键一招,我省历史文化厚重,但仍存在有说头、缺看头问题。如何应对?记者从河南省文旅厅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充分利用数字化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

据介绍,数字化不仅可以创建文旅新场景、构建新业态,也可以发展新模式、创造新资源,是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旅智慧化建设,通过编制标准,建设平台,培育了“互联网+龙门”、智能云台山和5G红旗渠等一批叫响全国的智慧景区,取得了一定先发优势和成绩。但与实施文旅文创战略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生活需要相比,数字化都还需要有更大作为。

结合我省实际,就运用数字化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方面,我省将着重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

建设河南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各地文化文物单位、文博场馆对自身文保数字资源规范化整理,进行高质量数字化建模采集,实现文博、非遗数据资产入库保护。

推出一批沉浸式数字场馆。省文旅厅每年列支4000万,聚焦景区、博物馆和大遗址,推动龙门石窟、殷墟、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等大遗址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运用新科技、融入新媒体、引入新玩法,打造一批能够为群众带来互动、震撼、沉浸式数字体验的新场景、新场馆,引领我省传统文旅机构全面提升文化活化和展演水平。

搭建文旅文创数字云平台。建设河南文旅数字云底座,为文旅机构、企业、团队和个人提供能够复用共享的、(下转七版)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