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疏解民生痛点,

“郑在办”具有示范意义

(上接一版)疫情发生两年来的经验教训说明,“助困”是城市抗疫重点工作,这一点始终不变。疫情突来时,群众工作生活最受侵扰,会产生诸多困惑和难题,亟待政府第一时间呼应。群众遇困时,最容易陷入紧张慌乱情绪中,在求助时最想听到的是“一键解决”“剩下的事交给我”。

而观察郑州应急“助困”方案,“一键模式”是核心:你求援,我“收到”,不需要你再费周折;“一起发力”是原理: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调动的是全机制,甚至举全市之力。针对“急需从濮阳市油田医院到郑州第七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诉求,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马上安排交通组,“经电话联系求助人,病人已顺利到达第七人民医院”,在这快速反应中,折射了多层面、多手段的作用;“主动跟进”是关键:不仅支持群众随时求助,还主动出击,化解群众难题。例如,在全市开展核酸检测“敲门行动+上门服务”活动,力求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疫情的肆虐,意味着民生痛点和难点的集中出现。群众最担忧的是求助无门,最痛恨的是遭遇踢皮球,最绝望的是危在旦夕时被拒之大门外。面对群众发问、求援,政府越主动、越靠近、越雷厉风行,群众越能得到帮助、吃下定心丸,城市主功能越能正常运转,不出岔子。郑州急群众所急,在多方面及时排忧解难,显示了一个城市的担当。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经验和做法,并没有“高技术”。所有的机制,均为现实条件下对资源、机制的再调动,任何城市都不难做到。但郑州的“先行”表现说明,要为民纾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下决心、下大力。否则,即便能做到,也可能做不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专题研究医疗服务保障时强调,疫情防控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因此防疫期间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这一要求,当为各地所警醒和铭记。回应群众吁求,呵护群众身心健康,说难也不难——牢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创新工作方式,和群众保持密切互动,就不难;僵化保守,缺乏担当,推一推动一动,就难。

2021年7月以来,郑州遭遇洪水、疫情连番冲击,此时又面临新一轮疫情挑战,但“郑在抗疫”模式告诉我们,郑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支持。疏解民生痛点的“郑在办”意义,值得更多城市领会。

2024-10-01,9498| 2024-09-30,9490| 2024-09-29,9486| 2024-09-28,9482| 2024-09-27,9474| 2024-09-26,9462| 2024-09-25,9454| 2024-09-24,9446| 2024-09-23,9438| 2024-09-22,9430| 2024-09-21,9426| 2024-09-20,9418| 2024-09-19,9411| 2024-09-18,9403| 2024-09-15,9399| 2024-09-14,9395| 2024-09-13,9387| 2024-09-12,9375| 2024-09-11,9367| 2024-09-10,9359| 2024-09-09,9351| 2024-09-08,9347| 2024-09-07,9343| 2024-09-06,9335| 2024-09-05,9323| 2024-09-04,9315| 2024-09-03,9307| 2024-09-02,9299| 2024-09-01,9295| 2024-08-31,929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