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草莓园里笑声欢

马家村村民展示为微信订单客户准备的草莓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文/图

隆冬时节,记者一走进中牟县刁家乡马家村冠能草莓种植基地,就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只见一垄垄翠绿的草莓秧中,几位村民边说笑边采摘着草莓,不一会儿,臂弯的篮筐就冒了尖。

“疫情开始前,草莓成熟一上市,每天都有游客开车过来摘草莓,有的直接加了微信,不方便过来的话,我们可以采摘送货。最近我们几个人白天基本上吃住在大棚,虽然累一点,但是也很高兴。”马家村村民马金奇笑着说。

今年51岁的马金奇,是马家村致富带头人,爱人下肢瘫痪。为了照顾妻子,他就想着能够待在家乡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2020年,马金奇租赁了15亩地,与村民共同培育草莓苗,2021年又租地建设三个现代化草莓种植基地。为增加收益,他定期邀请技术专家,进棚开展技术指导,他耐心细致地学习草莓种植。2022年1月份,草莓大棚实现了“开门红”,每棚预计收益3万多元。

“我们种植的有两种草莓,其中‘圣诞红’口感偏甜,另外一种是‘隋株’草莓,不仅口感甜、后味还充满奶香味,回购的顾客特别多。”谈起草莓的口感,马金奇自豪不已。

望着展露笑容的乡亲们,中牟县林业局驻马家村第一书记张龙感到很欣慰,他更加坚定了自己驻村的初心:“要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好实事,而对于马家村村民来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尤为紧要。”

“在我困难的时候,张书记带领我渡过了难关,现在,咱日子好了,也不能忘了拉身边的父老乡亲们一把呀!”马金奇动情地说。

据统计,马金奇的草莓种植基地先后为5户脱贫户、4户残疾户提供到基地打工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小草莓不仅改变了马金奇的生活,还让更多乡亲们搭上了“致富快车”。

谈及下一步打算,马金奇表示:“我将不断研究草莓种植新方法,改进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让更多人吃上质优价廉的草莓,带领更多群众发家致富。”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