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博士选调生:行走在希望的田野间

杨振杰在蔬菜大棚察看菜苗长势

本报记者 李晓光 文/图

“这几天一直下雪,育苗基地的大棚不知咋样了,我得赶紧去看看!”昨日上午,雨雪稍停,杨振杰就迫不及待地沿着蜿蜒的山路,踩着脚脖深的积雪,前往十几里外的于爻村蔬菜制种育苗基地察看菜苗长势。

雨雪来临之前,杨振杰依据气象预警赶到育苗基地,提醒大家做好大棚加固和冰冻灾害防护。从疫情防控到现在,杨振杰就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或在疫情防控卡点和核酸检测现场,或奔波于村庄田间地头……

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的杨振杰,2020年9月被选调到河南工作。同年10月,作为选调生他又被派到登封市颍阳镇进行基层锻炼。

“杨振杰到颍阳镇工作后,利用所学专长,走村入户调查研究,深入田间地头谋划产业,特别是他研发的疫情防控数据分析软件,在疫情防控信息监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颍阳镇党委委员陈茂林说。

清华博士生小山村搞研发着实稀罕。“去年8月,在镇卫生院了解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时,发现市大数据反馈的信息只显示接种人员属于哪个乡镇,不能精准到村到组,工作人员只能反复地核对登记,工作量异常繁重。”杨振杰心里想,“何不研发一个数据分析软件,快速精准识别接种人员信息?”说干就干,很快他就研发出数据分析软件。这个软件不但能应用于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数据分析,还能了解群众医保交纳的相关信息。

在于爻村蔬菜育苗基地,杨振杰和乡亲们一道清理着基地的积雪,望着大棚里青翠碧绿的菜苗,他脸上流露着喜悦的笑容。“下个月这些种苗就可以移栽到地里面了,这次降雪也给足了墒情,今年的蔬菜制种一定又是个丰收季。”

颍阳镇作为农业乡镇,已建立了以中药材、蔬菜制种、观赏牡丹等为代表六大产业基地。杨振杰把这些基地当作推动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并结合颍阳镇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基础,提出了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和“北游、南养、中种”的发展格局。正如颍阳镇党委委员陈茂林所说:“乡村是广阔天地,那么乡村振兴就是杨振杰们的一个大舞台!”

“结合自己研究计算机系统的所思所想,我感觉可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理解和推进乡村振兴。”杨振杰说,“乡村是广阔天地,作为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第一线,干事创业大有可为。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就在前头!我将利用学业专长更多地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等‘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基层实践中,与全镇人民一起向未来。”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