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PDF版阅读

认知的高度

? 高玉成

认知的高度取决于站位的高度。比如爬山,爬到什么高度,就看到什么风景;爬到山顶,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

常见一些人为一些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其实并无谁对谁错,站位不同而已。站位高的人与站位低的人看到的风景不一样,但都是事实;各以自己眼中的风景为依据,你说是云,他说是雾,各说各话,即便是同一高度,角度不同风景也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争来争去,仍然争不出个结果。

常有一些人思想工作特别难做,原因同样是双方认知水平有差距。一个说不到对方心坎上去,一个意识不到对方站位比自己高,都在自己的认知层面上看问题、办事情,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工作就做不通;站位高的人明明视野更宽、更高远,无奈对方认识不到,干着急也没办法。

有两种人不与人争,一种是老成持重,知道自己站位高,对方理解不了,没必要争;一种是自知站位低,愿听对方意见,肯向别人学习,没理由争。怕就怕不知高低,不知深浅,自说自话,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争来争去,不解决任何问题。

山的高度可以测量,认知的高度却看不见、摸不着;不经一事,就没法比较。不知道别人高,不知道自己低,或者不知道别人某一方面高,不知道自己某一方面低,总是自以为是,听不进意见,接受不了批评,无非是夜郎自大,井底之蛙。古人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有点“残酷”,有人给出的意见是:“让他自己慢慢悟去吧。”看上去像是不负责任,实则也是无奈之举:反正对方听不进意见,为避免误会、减少争执,只好让他随着时间增长、阅历增长、知识增长,慢慢省悟去吧;待认知水平提高了,自然就理解了——颇有点倒逼的意思。至于可能付出的代价,就只当是“交学费”了吧。

有一个建议可以与人分享:在人才济济的现实中,尽量谦虚做人,低调做事,多听别人意见,多给别人机会,给自己留点余地,好的意见不至于错过,不好的意见也未必伤身;如此,则有得无失,“庶几无遗憾矣”!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