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头雁回乡”引领奔富路 春天故事回响田野间

本报记者 郭涛 通讯员 乔志华 翟慧霞

在打动葛华伟之前,来集镇杨家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路丰卫已经在东莞“泡”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往他的厂子跑,讲政策、消顾虑、送服务,直到最后敲定”。

从事日化行业多年,葛华伟在东莞建有牙刷厂,并研发数项高科技专利。“家乡的土地、人力资源相比沿海地区更有优势,而政府的贴心服务,也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2021年底,从东莞搬回新密,葛华伟将新技术带回了家乡,成立熊猫生物科技公司,“目前一期设备投入后,日产量30万支,年产量约1亿支;二期正在筹备中,预计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牙刷厂。”

相中家乡优势的,还有在外奔波多年的张宏辉,在来集镇西于沟村党组织的多方协调下,2020年3月,一所废弃多年的学校旧址成了他创办高科技企业——泰弘农牧实业的起点,如今已发展成为行业领先。

“有难题找政府,政府提供土地、政策、服务支持,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谈起下步打算,郑州云光装饰负责人李法光踌躇满志,“公司今年进行了二期扩建,计划上线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总投资8000万元。”

瞄准新业态,积累新优势,吸引“头雁回乡”,给归雁一个创业的“暖巢”,新密市来集镇紧盯目标任务、狠抓招商引资、拓展乡贤“朋友圈”、发展“回归经济”,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聚焦“万人助万企”活动,营造 “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环境,对全镇闲置厂房、土地登记造册,建立在外知名人士人才库,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积极吸引专、精、特、新项目入驻,搭建乡贤返乡创业桥梁平台,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培育完成。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镇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63万元,同比增长50.3%;战新产业增加值完成7314万元,同比增长6.2%,唱响经济稳步发展“春天的故事”。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