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防疫措施到位 上班工作踏实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编者按

4月24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防疫措施到位 上班工作踏实》文章,报道河南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精准防控、精细服务,实现战疫情促生产“双战双赢”。本报特予转载。

“机器的轰鸣声又回来了!公司订单越来越多,对工人的需求有增无减。”河南览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亮难掩喜悦之情。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然而不少像河南览博通讯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对冲了疫情的不利影响,更为高质量发展开拓着新空间。

走下大巴车的那一刻,杨兵兵又闻到了麦苗特有的清香。

返工的路,辗转几十小时——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包下的大巴车几乎横穿中国南北,把他从贵州接回开封的工厂。其间,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管委会协调沿途地方政府,确保一路畅通。

连续数日,公司“点对点”接回了杨兵兵、杨成福等200名技术人员。

耳边的机器隆隆作响,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对一条条有序工作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测量调试。位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开封片区的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

该松则松,当紧则紧。查体温、做消毒、再登记,走进车间前,每个人都需要经过这几道疫情防控流程,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工作环境是封闭的,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上了班后发现防疫措施非常到位,可以踏实放心干。”杨兵兵如释重负。

在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郑红英看来,材料进不来,配套跟不上,产品出不去——企业复工的堵点,就是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的“靶点”。

企业生产,先要抓牢防疫。“既搞服务,也抓监督。防疫这根弦,没到可以松劲儿的时候。”郑红英说。

郑州机场,同样繁忙。3600米的跑道上,助航灯如繁星点点,巨大的轰鸣声中,每个时段都有国内外货运机在郑州降落。

郑州国际陆港,集装箱卡车穿梭往来,中欧班列整装待发。汽笛声声,满载着布料、玩具、轮胎、液晶彩电散件、日用品等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缓缓驶离郑州,它们将被送到数千公里之外的欧洲。即使是疫情防控期间,中欧班列也从未中断。

(下转二版)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