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战“疫”有我 闪耀青春 ——郑州市“三支一扶”人员抗疫在行动

他们把青春之歌谱写在中原大地最基层的土地上;他们把能力和热忱贡献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我市“三支一扶”314名在岗人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用青春无悔演绎“三支一扶”精神,用实际行动兑现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三支一扶”服务承诺,为坚决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严守卡点 当好外防输入的“守门员”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三支一扶”人员积极参与区县(市)重要交通卡口24小时值守工作。

登封市的韩凯龙、刘苗、相春源在国道G343登伊界秉承“实干高效、便捷畅通”原则,每天对2000多辆客、货车进行检查,坚持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中牟县的段炼在连霍高速大孟站卡点对过往车辆、人员报备信息进行核查,累计服务500余小时,检查车辆48000余辆,妥善处理黄码、红码人员900余人,切实把好来郑人员防控关口。

冲锋一线 做好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核酸检测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手段,巩义市的李嘉禾先后20余次参与核酸检测任务,走过村里泥泞的道路,爬过凌晨5点的山坡,进村入户为老人、孕妇及小孩进行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切实保障负责的区域应检尽检。

登封市的乔冠亚主要负责辖区内常驻居民两万余人、武术学校5万余人的核酸检测样本的登记、核查工作,每轮检测有约7000管的核酸样本需要核查、转运,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随时待命”,切实助力于核酸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坚守岗位 扮好内防扩散的“护航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大批“三支一扶”人员在普通的岗位也闪闪发光。

金水区的路阳、李琳多次参与隔离酒店专班工作,对接上级部门、整理信息、上报数据、撰写工作简报、建立关爱人员档案等,他们24小时待命,克服困难,奉献担当。

管城区的张梓徽主动请缨,报名到隔离酒店工作,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关爱人员发放生活用品,协调酒店提供营养餐,为大家宣传防疫知识,解读防控政策,对关爱人员的全时段健康追踪。

二七区的彭煜贤、秦金金协助社区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一人一车检查封控工作查补漏洞、服务群众完成“最后一米”生活物资配送。

就是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高校大学生,就是这群“三支一扶”青春力量,在工作中立足本职、服务基层,在抗疫斗争的大潮中,挺身而出、昂扬成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支一扶”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三支一扶”的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魏传吉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