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战“疫”路上

他们一马当“先”一直都在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王训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临的时候,各行各业的郑州人挺身而出,守卫人民健康。那一年年底,贡献突出者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今年5月,疫情卷土重来。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数位当年的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三年了,他们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初心不改。

不曾下“火线”的“大白”

平均每日工作16个小时,日最高检测量达3万余管——这是“郑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郑州人民医院宋银森医生最近的工作强度。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郑州人民医院筹建了新冠病毒核酸实验室,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实验室的升级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团队的组建,宋银森冲在一线,带领团队率先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连续多日24小时全天无休,圆满完成医院核酸检测任务。

今年5月抗疫以来,宋银森带领实验室团队为提早发出报告、向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部进入战时状态,全天无休、轮流吃饭,平均每日工作达16个小时,日最高检测量达3万余管。其间,他们还承担着社会可疑样本的复核工作,丝毫不能马虎。目前累计检测样本达20万余管,连续吃住在实验室10余天。

宋银森说:“我们的每一个检测结果都会成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依据,进而还会影响到和这个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因此,每一个标本都必须严谨认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份结果都真实可靠。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在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是我最大的骄傲。”

不只是宋银森,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荣获“郑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的“大白”,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念陪,依然在发热门诊忙碌着。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赵鹏辉,2020年作为河南省第十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前往武汉参加疫情阻击战,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一直“战斗”到武汉解封。这一次,他又主动向医院请缨,多次带领科室人员参加全市的核酸检测工作。 (下转五版)

2024-10-01,9498| 2024-09-30,9490| 2024-09-29,9486| 2024-09-28,9482| 2024-09-27,9474| 2024-09-26,9462| 2024-09-25,9454| 2024-09-24,9446| 2024-09-23,9438| 2024-09-22,9430| 2024-09-21,9426| 2024-09-20,9418| 2024-09-19,9411| 2024-09-18,9403| 2024-09-15,9399| 2024-09-14,9395| 2024-09-13,9387| 2024-09-12,9375| 2024-09-11,9367| 2024-09-10,9359| 2024-09-09,9351| 2024-09-08,9347| 2024-09-07,9343| 2024-09-06,9335| 2024-09-05,9323| 2024-09-04,9315| 2024-09-03,9307| 2024-09-02,9299| 2024-09-01,9295| 2024-08-31,929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