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PDF版阅读

“到大海中放牧”正在成为现实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 王立彬)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8万多立方米,船载舱养,年养殖产量比查干湖年捕获量还大,日前交付运营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是我国发展“海上牧场”全面发展的一个最新成果。

在万顷碧波之上,依靠海洋工程装备把各种海洋生物聚拢在一起,像赶着牛群羊群在草原上放牧一样管护,这就是海洋牧场。在2022年世界海洋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获悉,目前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正有序推进,截至2021年底,全国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36个,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理念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先后提出“水就是生物的牧场”“海洋农牧化”“使海洋成为种养殖藻类和贝类的农场”等理念。我国海洋牧场早期施工建设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主要方式是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随着海洋装备技术不断提升,我国海洋牧场由近浅海走向深远海,成为融生态保护、资源养护与生产维护于一体的蓝色+绿色新业态。

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亚洲最大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顺利下水并提网收鱼、全潜式深海养殖装备箱“深蓝1号”首次实现“三文鱼”规模化收鱼,进一步标志着我国海洋牧场向绿色、智能和深远海加速发展。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