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十四五”规划出台 明确发展目标 郑州力争建成更高质量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本报讯(记者 赵文静)展开诚信缺失专项治理、健全重点人群职业信用档案、推动个人信用积分“商鼎分”在“郑好办”和政务服务网上全面应用……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全面深化“信用郑州”建设。

开启示范城市建设新征程

《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建成更高质量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完善,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信用服务业发展壮大,信用管理体系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提升信用创新发展新能级

融入重大布局,信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加快构建以环保信用信息为基础,完善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根据不同环保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以“醉美·夜郑州”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为契机,逐步探索以综合信用承诺为基础,以若干行业领域为支撑的“1+N”诚信经营承诺模式,构建“企业申请、信用核查、择优推荐、公布名录、典型展示、动态管理”的链式管理机制。

推进“信用+自贸区”建设,创新“信用+招商”模式,为守信企业项目建设提供“信易+”系列便捷服务和政策支持,促进守信企业加快落户、加快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选树一批诚实守信示范企业予以重点推介,打造诚信标杆。

深化行业领域信用建设,健全重点人群职业信用档案,针对当前经济社会中的诚信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失信突出问题,展开诚信缺失专项治理。

打造信用体系建设新高地

健全长效机制,夯实信用法治基础,提升信用监管质效,加强医疗卫生、食品药品、教育培训、工程建设、文化旅游体育、家政服务、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信用修复、联合奖惩等环节信用制度,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规范完善我市失信约束措施,准确界定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严格限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设列领域,提升信用管理规范化水平。

严格规范开展失信行为认定,以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措施,加大对严重失信主体的监管和惩戒力度。 建立健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协作监管机制,推动失信信息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提升联动监管效能。

将医疗卫生机构信用评价与监督检查、等级评审、评优评先、预算管理、定点医保单位协议管理和医保基金拨付等相关联,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开展民办教育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聚焦民办职业院校、校外培训机构、幼儿托管机构等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不断完善信用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推进监管模式创新。

夯实信用建设数字化新底座

打造智慧枢纽,推动信用平台数字化和信用服务智慧化。(下转六版)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