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实施“志愿新村”项目 打造“有温度的党建”

志愿者开展助老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刘芳 文/图)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实施“志愿新村”项目,以志愿服务的“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

建立健全项目网络化平台运作双机制。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项目主阵地,将志愿服务延伸至网格、楼院、楼组、单元,构建街道—社区—网格—楼院—楼组—单元六级志愿服务体系。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街道购买“志愿新村”社区治理社工服务项目的方式,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实施。

建立科学的服务机制。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情况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机制。在服务时间上,方便之时,自由选择;在服务地域上,方便之地,就近就便;在服务内容上,因人而异,自由选择;在服务方式上,集中或分散,线上或线下;在服务培训上,分级分类,多种方式。

建立高效的联络机制。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院—楼组—单元六级志愿服务联络机制。在社区建立“1+N”联络微信群。即1个社区级的志愿服务联络总群,N个楼院、商户、单位志愿服务队分群。将楼院志愿服务队、商户志愿服务队、单位志愿服务队纳入网格片区志愿服务队管理。

机制新,效果优。通过“志愿新村”项目的实施,街道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集中报到地”的功能更加凸显。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为上门的服务对象提供精准服务,而且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楼院和家庭。目前已有50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机制新,活力足。以孵化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组织孵化功能更加凸显。通过孵化培育,实现松散的个体向正式的组织转变。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已孵化出一站通“金小二”“好帮手”法律志愿服务队等10余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累计培育各类楼院志愿服务队150余支。

机制新,动能强。志愿者在街道社区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项目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等重点人群,聚焦楼院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发挥志愿者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每次疫情来袭,志愿者就奋战在辖区213个楼院,人人争做“全能冠军”,大大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的突出矛盾。

机制新,魅力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更加高涨。在楼院设置“志愿服务自助墙”,志愿者自行签到、自取工具、自主服务,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的终端平台,让群众不出楼院随时做志愿服务成为现实。“有需要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氛围更加浓厚。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