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小社区”书写“大治理” ——访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红英

刘红英(左)和社区老人话家常,倾听居民所愿(资料图片)

她让42个居民群链接成一条金丝带,用稳稳的付出,为平凡的生活带来了信心和底气;她倾听每一个愿望,时刻回应居民的需要,一笔一划描绘平安街的多彩——她就是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红英。

“小社区”书写“大治理”,平安街是一个由42个居民群链接成的一个新建商品房社区,管辖16万平方米,辖区居民5800户。2019年到这里工作之后,刘红英带领“两委”从零开始,经过3年的探索与努力,让平安街成了“最有温度、最有活力”的社区。

居安 静看夜幕降临后的万家灯火

“居有所安”是群众最朴素的心愿,也是社区工作的底线。疫情突发,守住门、值好岗是平安;暴雨来袭,紧急抢险是平安;核酸检测,不漏一人,也是平安。

2020年初,面对疫情,平安街社区无居民信息、无社团组织,更别说固定的志愿者。危急时刻,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刘红英带领全体党员发起了“争当1小时守门员”接力活动,号召群众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守门护院,共筑安澜。以“1小时”为单位,方式灵活、门槛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居民也逐渐认识到,守大家的门,就是守自己的门,看的是大院、护的是小家。

如今,平安街志愿者已达到1579名,成了社区文明治理的生力军,带来了疫情隔绝不了的温度。

民乐 寻找街头巷尾中的“诗和远方”

民之所乐、责之所在。几年来,刘红英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多项荣誉。她主动打破“谁来社区服务谁”的模式,走出党群服务中心搞服务、办活动,把年轻人作为争取的主要力量,借助青年联谊会、相亲大会等活动,先后孵化出志愿者联盟社、“小红帽”服务队、“乐活乒乓社”等16家社团,吸引了2763名成员。

面对乱丢垃圾、不文明养犬等顽疾,居民不便管、物业不好管,刘红英以老年人为主体成立了“生姜劝阻社”,发挥他们有时间管、有胆量管的优势,短时间内让这些行为销声匿迹。

从“1小时”发端、从“1个人”起始,聚光成炬,社区党组织从“无人可用”到“一呼百应”。每年上百场群众文化活动,95%以上由社团全程策划、全程组织、全程实施,而党组织只负责审核方案、把好方向。她带领平安街社区跳出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商融 品味繁华都市里的人间烟火

疫情当下,社区难,商户更难。刘红英以区域党委为纽带搭建平台,推出了“金丝带”公益共建项目,组织签约商户推出“您好邻居 生活必需品服务”,定期在42个居民群同时发布,为商家做推广。有了党组织这块金字招牌的加持,居民买起来安心、用起来也放心。“金丝带”签约商户主动为居家隔离户提供网上下单,送货上门服务;为志愿者建立积分兑换长效机制,为辖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项目。

16年扎根基层工作,刘红英始终把爱放在行动上,温柔而笃定的为每一件小事精打细算。她如同星火奋力燃烧,让红色接力棒在更多人之间传递。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孔琳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