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我省发布“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力争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基本形成

本报讯(记者 李娜)从九个方面实施共31项任务,力争到2025年,我省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基本形成。8月10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河南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发布,对此工作进行部署。

《规划》从完善多层次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构建多元老年文体教育供给体系、提高老年社会参与水平、加强老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培育新时代老龄产业发展体系、完善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等共九个方面,对老龄事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和安排部署。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

《规划》提出,我省要不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不断提高照护能力。到2025年,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

同时,继续实施县乡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动特困供养机构和失能照护机构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巡诊

就医,是老年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根据《规划》,我省将持续推动医疗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方式收费。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到2025年,全省85%以上的医疗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实现老年大学县级全覆盖

在精神生活领域,我省提出,要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持续开展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建立老年大学学习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实现老年大学县级全覆盖。

同时,鼓励各地新建、改扩建一批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增加城市书房、小剧场等适合老年人的休闲空间,鼓励学校、书店、商场、公园等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务空间,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

加强老年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在城市改造和新建体育场馆时,统筹考虑安排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盘活城市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越来越普及的“手机支付”,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犯了难。

对此,我省提出,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重点推动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APP应用适老化改造,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鼓励企业开发提供“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内容,提高互联网无障碍水平。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