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大棚种植富农家 本报记者 史文生

  昨日,记者来到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孟州市城伯镇吴寨村。在该村北边,将近100座蔬菜大棚一字排开,显得格外壮观。

  村民田国旗在承包的蔬菜大棚内,一刻也不敢停歇,刚刚与几位村民采摘过黄瓜,又开始张罗着把黄瓜装车外运。大棚内,大家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充满着幸福的喜悦。

  记者问田国旗何时开始从事大棚蔬菜种植,他说:“前几年,我和爱人饲养蛋鸡,收入也可以。这几年,看到乡亲们靠大棚种植致了富,我也想搞大棚种植,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年9月,村里建设了20座坑式无立柱温室大棚,我和我爱人商量了一下,承包了6座大棚,种植了4棚黄瓜、2棚西红柿。今年春节前后,西红柿、黄瓜销售不错,估计一座大棚一年收入四五万元没有问题。”

  “你们收入咋样?”记者问几位正在采摘黄瓜的村民。

  “收入可以,国旗按月给俺发工资,每月1700元。”一位叫申香的村民答道。

  “一天只干8小时,一个月还能休息3天,不耽误照顾家里。再说,俺年龄大了,去外面打工也没人要。”一位叫党荣的村民补充说。

  “那你们一年能干几个月?”记者追问。

  “我们这十来个人,签的都是长年合同,一年到头在这里都有活儿干。”申香说道。

  “那一年下来,你们收入不会少。”记者说道。

  “可不是!一年收入有2万元左右。”大家的笑声在大棚内回荡。

  孟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驻吴寨村第一书记崔建敏介绍,该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先前有120座大棚,生产的“吴寨牌”蔬菜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行销省内外。去年,驻村工作队争取36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新建20座坑式无立柱温室大棚,每座大棚以1年2万元的价格承包出去,既解决了村集体收入薄弱的问题,也满足了像田国旗这样的村民致富所需。

  有种菜的就有育苗的。朱新年和申民生就是当地有名的育苗大户。从2011年开始,他们陆陆续续投资建设了5座温室大棚、5座拱式大棚,一年育苗400万株,年毛收入有300万元。去年5月,他们又投资70万元建设了一座智能连动式温室大棚。这一座大棚一年就可育苗300万株。

  “你们育这么多苗,销路如何?”记者问。

  “销路没问题,我们都是订单育苗。我们一年育苗700万株,除本村用120万株外,其他都是订单外销。现在我们育的60万株西瓜苗、80万株冬瓜苗,就是外地客户预订的。”朱新年坦然地说。

  “你们用工都是咋解决的?”记者问。

  “用工都是本村人,一天一个人工钱是55元。现在长年在俺这里打工的有30人,一年工钱支出有60多万元。”朱新年说。

  崔建敏告诉记者,为提高吴寨蔬菜的竞争力,防止菜贱伤农,今年吴寨村准备投资260万元建设果蔬仓储分拣中心。果蔬仓储分拣中心建成后,预计年可加工蔬菜200万公斤,年可实现利润30多万元,既能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壮大集体经济。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