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PDF版阅读

“芯”法折射美国霸权心病

新华社记者 熊茂伶

美国日前正式出炉《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既欲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本土,又企图借此打压其他国家发展、维系美国霸权。美国的意图和做法与市场规律和全球化潮流背道而驰,将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扭曲,对国际贸易造成扰乱,是美国大搞经济胁迫的又一例证。

“芯片法案”被视为美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最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根据这一法案,美国政府将投入资金支持美国芯片制造和研发。法案同时规定,只要接受美国政府补贴,10年内就不得在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扩大先进芯片产能。该法案一经推出便广受批评质疑。《纽约时报》称,法案看起来雄心勃勃,但恐怕难以见效。

“芯片法案”与要素优化配置的市场规律背道而驰。数十年来,美国芯片制造业不断向东亚地区转移,归根到底是由于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太高。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披露,建设一家先进的芯片工厂并维持运营十年,美国的成本比亚太经济体高出约30%~50%。美国政府滥用行政立法扰乱市场秩序,只会导致芯片生产成本上升,令消费者受伤。美国政府所谓法案将给美国民众带来“更便宜的汽车,更便宜的电脑”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

“芯片法案”大搞经济胁迫,强迫“选边站队”,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芯片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跨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形成相互协作的高效格局。然而,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强迫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切割重组,对全球产业稳定运行造成冲击。韩国《韩民族日报》刊发社论直言,美方的要求已达到侵害韩国经济主权的水平,严重损害两国互信。美国《国会山报》指出,美方如果强制进行产业转移或脱钩,必然导致全球分工出现混乱,加剧芯片供应紧张,进一步恶化美国自身面临的问题。

“芯片法案”充满冷战思维,以竞争之名行打压之实,遏制他国之意路人皆知。近年来,美国围绕芯片大作文章,一再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言这是“典型的技术恐怖主义”。这种由冷战思维主导的芯片产业保护政策注定事与愿违。波士顿咨询公司等机构估计,如果美国采取对华“技术硬脱钩”政策,美国半导体企业受损更大,预计将使它们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个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芯片法案”折射美国维护经济霸权的“心病”。所谓“脱钩”“断链”违背经济规律和企业选择,悖逆全球经济深度交融大势。借搞科技垄断、封锁、壁垒干扰别国创新发展,不过是看似精明的小算盘而已。

新华社华盛顿8月12日电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