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支持

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9192亿元,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2个百分点。信贷的量增价降,表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

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展望下半年,实体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为此,《报告》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支持,要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重点领域,支持薄弱环节。相比于“大水漫灌”式的总量调控手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精准、直达、定向的特征,能够有效引导信贷资金直达中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定向支持能源、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半年,在保持金融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应推动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落地,更加有效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支持,要做好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减法”。今年以来,央行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下半年,既要保持好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好趋势,也要挖掘更多利率下降的新空间,特别是要畅通利率传导机制,让小微企业等真正享受到利率降低带来的实惠。为此,必须贷款端和存款端一起发力,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支持,还要做好稳经济与防通胀的平衡。当前,高通胀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挑战。在输入性通胀影响下,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 CPI 运行中枢水平将有所抬升。为此,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健取向,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一方面,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基础,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做好妥善应对;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全年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日趋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也是中国经济在压力下保持强劲韧性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世纪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影响下,我国一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为应对超预期的新挑战留下了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储备。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实体经济发展将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金融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吴秋余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