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PDF版阅读

“蜂”景独好 酿出甜蜜生活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崔帅 松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下我们更有信心了。投资养蜂项目,绿色环保,不需要占用耕地,今后大有可为。”蜜蜡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存文说道。

十月金秋,登封市白坪乡的蜜蜡山上,阳光温暖,山花烂漫,群蜂交织飞舞。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远远便能看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散布各处。如今,种蜂养殖已成为该村五六十岁年龄段农户致富增收的“甜蜜事业”。

从刚开始的小规模养殖发展到现在二三百箱,四个蜂场。山脚下南窑村的养蜂能手刘存库感慨颇多:“二十大胜利召开,会有更多利好农村的政策出台,也给俺们农民带来更多致富机会,蜜蜡山自然条件优越,有植被有蜜源,相信今后的日子会像这蜜越来越甜,小蜜蜂也能酿出大产业。”

如何打造蜂蜜产业链,从传统落后的生产加工模式走出来,曾一度成为白坪乡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2020年,白坪乡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刘存文返乡创业,成立了蜜蜡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自此实现“蜂农+合作社+工厂”的生产销售模式,既解决了蜜蜡山上闲置劳动力问题,又把南窑村和周边村近60户蜂农吸入合作社,形成蜂蜜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为确保蜜蜡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顺利落成,白坪乡政府成立专班,发挥店小二精神,在选址、建厂、办理各项许可证、招工等各个环节,有呼必应,精准服务企业。该公司还专门设计制作了“蜜蜡山”产品标识,实现蜂蜜产品统一包装、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确保养蜂农户“零风险”。据了解,每个蜂箱的净利润在400元~500元之间,每家养殖规模不同,按照每个家庭60个蜂箱来算,加入白坪乡养蜂合作社,一年下来收入在4万元左右。

在新近投资的车间食品加工生产线上,技术娴熟的工人们正忙着对新收购的蜂蜜进行深加工,一罐罐“蜜蜡山”品牌的蜂蜜陆续生产出来。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