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PDF版阅读

郑小燕: 发挥专业优势 加快推进高铁科技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郑小燕说,“各领域技术的突破成为大国角逐的疆场。当前我国高铁技术领先全球,这背后是无数高铁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今年6月,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的试验工作启动。由31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并非多踩一下油门那么简单,其涉及数以万计的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数据修改和核对。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的调试工作,郑小燕先后编制了CTCS-3级列控系统RBC(无线闭塞中心)升级试验表300张、6300个项点、校核数据达35500余个,确保高铁信号设备的联锁关系和列控数据达到100%正确。

科研探索和技术攻关要求科技工作者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零差错的极致要求更需要科技工作者戒骄戒躁。记者了解到,工作31年来,郑小燕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参与编写出版的《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检测规程》《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等书籍,填补了我国高铁信号工程施工技术工艺标准和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空白。

郑小燕说,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中,将继续发挥铁路技术骨干的专业优势,加快推进中国高铁运维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让中国高铁安全、高效地飞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本报记者 张倩 通讯员 郑轩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