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PDF版阅读

群众“点单”社区服务 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记者 杨丽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幸福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惠济区委社治委主任张佳说。

“我昨天在‘纸条菜摊’定了胡萝卜和羊腿肉,今天就收到了。以前看着年轻人在网上买菜,我们老年人很羡慕,如今我也能在网上买菜啦。”不久前,家住兴隆铺路8号院的李奶奶通过惠济区刘寨街道兴隆社区新推出的“纸条菜摊”志愿服务,解决了因行动不便造成的“买菜难”问题,这一举措也得到了不少居民的一致点赞。

这只是惠济区社区治理服务群众项目化的一个案例,像这样的暖心服务在惠济区还有很多。

近年来,惠济区委社治委积极探索新时代社区治理新路径,实施“微更新美学营造”项目12个,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5G+智慧社区”试点项目;立足“解忧”服务,因地制宜推出“共享晾晒”“顺风车”等服务项目,解决社区晾衣难、出行难等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惠及群众两万多人次。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和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全区已成立社区社会组织453个,实现了公益慈善、“一老一小一青壮”服务、平安建设和文明宣传等10余个领域全覆盖。

张佳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加快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以“项目化”推进社区服务“精准化”,多让群众“点单”,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精度”和“温度”;以“规范化”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组团化”,积极推进区、街道(镇)两级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建设,让群众通过“趣缘”“地缘”“业缘”走到一起来,发展成为公益性、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拓宽社区服务的“经度”和“维度”。以“民主化”推动社区治理“共治化”,引导群众开展“民事民议”“有事好商量”等民主协商议事,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