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星云先锋”小分队 奏响战“疫”最强音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吴丹 宋学新

在二七区嵩山路街道亚星社区,有这样一支在职党员志愿者团队,由市劳动保障培训就业指导中心王淑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孟新星、市房产档案馆尚星旭和市人民医院的石对先组成。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承担着为居家隔离的重点人群上门做核酸检测的任务。由于他们名字里的“星、云、先”三个字,志愿者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星云先锋”。

亚星社区居民近万人,居家隔离人员一直在几十户到200户之间波动。“摸清底数、规划好路线才能事半功倍。”“星云先锋”4个人凑在一起,核对清单,熟练地穿好隔离服,默契地拿起试剂管、棉签、手消、名单等必备物品出发了,等待他们的,将是连续3到4个小时的战斗。

社区大部分是无电梯的多层楼,且居家隔离户大多集中在5楼、6楼。孟新星是退伍特种兵:“我身体好,楼层高的任务交给我!”了解到王淑云这几天因为长期爬楼梯导致膝盖损伤疼痛,他和小组其他人员商定只让王淑云负责核对名单、规划线路,爬楼梯入户检测的工作由他们3名年轻人承担。做档案工作的尚星旭不善言辞,却心思缜密。他把上门做核酸检测分解为填写公示牌、揭封条、敲门、核对身份、开管、递管、扫码、消毒、贴封条等流程,一整套动作衔接得行云流水,丝毫不差。

疫情发生以来,封控在家的石对先无法返岗,他便主动向社区请战,一直奋斗在核酸检测的岗位上,成了社区的中坚力量。作为职业医师,他每次都要认真检查大家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每户做完都督促做好现场消毒,任务完成还要指导大家规范脱防护服、做消杀。

11点半左右,连续奋战近4个小时的“星云先锋”们完成任务返回社区,秋末冬初,已有凉意,但他们早已汗透衣背,面屏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水珠。在“星云先锋”小队的感召和带动下,亚星社区的在职党员在各自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干劲十足,他们扑下身子、扛起担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