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十个小时的爱心接力后,“熊猫血”孕妇安然住院待产

郑州全媒体记者 石大东 李娜 朱昭宇 王辰琦

(上接一版)当日13时许,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郑在办·急难愁盼”平台得到了帮助,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思留了言:“我现在是孕39周+4的孕妇,熊猫血A型,之前一直在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做产检,因血型特殊,希望生产时可以去一附院或者市级大点的医院,急急急!!!”

13时20分,“郑在办·急难愁盼”平台工作人员看到李丹的求助信息后,标识为“急”,第一时间把求助信息发送给市卫健委。

市卫健委协调的同时,平台工作人员致电李丹安抚情绪,告知办理进展。

18时,李丹接到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电话,回复其“问题已联络相关部门,已经协调了郑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19时,李丹和妈妈、侄女坐上了从登封阳城医院去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汽车。

20时许,返程车上,中心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红娟给李丹打来电话,“病房已经安排好,并和门诊部门交接过,走绿色通道,直接办理住院”。

不到24时,李丹已安然躺在了病床上。

“‘郑在办’平台处理急难愁盼问题速度挺快的,从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不到12个小时。”在病房里,李丹通过微信告诉记者,“非常感谢郑在办平台,感谢工作人员,你们帮了我们一家一个大忙,这是性命攸关的事……”

李丹还把自己的求助经历,发在了朋友圈和所在小区的业主群里:“我是信阳人,也是一名新郑州人,在郑州生活多年,这一次更是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我的孩子即将出生了,我会告诉他,郑州是一座有爱的城市,这里是我们的家。”

“郑在办”办结求助信息18万条

据悉,年初,为回应市民关切,实时解决疫情期间大家遇到的各种问题难题,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联合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正观新闻、郑州发布、郑好办以及心通桥,共同搭建了“郑在办·急难愁盼”媒体助政服务平台,开设线上疫情求助通道,点对点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打开正观新闻APP,第一眼就能看到“郑在办·急难愁盼”平台界面,红色背景上,十二个大字醒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直都在!”

平台设置了疫情政策、交通出行、寻医买药、学生教育、食品供应、健康码问题等多个求助类自平台成立以来,共收到求助信息194087条,已处理193018条,已办结181773条,其中办结群众紧急求助事项5013条,办结率93.7%。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