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社区文化有声有色 居民日子有滋有味

昨日上午,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颐苑社区的文化创作室,年过八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传承人任珺正专心创作,笔尖跳跃移动间,一幅秀美飘逸的女书书法作品诞生了,完成创作的任珺饱含感情地朗读着自己的作品“伟大复兴,壮丽航程;植根人民,依靠人民……”麦秸秆画创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魏俊防则在忙着用麦秆制作二十大精神宣传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颐苑社区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社区文化有声有色。社区加强党建引领,精心培育“党建+非遗+文创”品牌,先后引进了女书、剪纸、麦秆画等非遗落地,并成立创新创业基地,免费开展非遗文化培训班多期,群众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素养,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目前,已有居民掌握了麦秆画创作技艺,实现家门口就业。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颐苑社区充分利用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将非遗文化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融合,开展二十大精神宣传。社区党支部书记马腾飞表示,社区将利用非遗文化产品的生动性,集中创作一批有趣、新鲜的非遗文化作品,通过展览的形式让辖区居民在欣赏非遗文化作品的同时学习领悟二十大精神。

该社区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出“二十大精神”宣传图谱,让办事群众在社区办事、活动时感受二十大思想氛围;通过“二十大精神微学堂”,让党员群众学思想、谈理想;向党员发放“二十大精神学习包”,包含一枚党徽、一份二十大报告、一个笔记本、一封信等,让党员学习更有仪式感。

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社区还发挥“同心、同防、同治、同享”四同网格作用,依托社区、片区、楼栋、单元四位一体的网格化组织架构,将网格长培养成红色宣讲员,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共同富裕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鼓励网格长参与“我是二十大精神践行者”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收集并积极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社区党建、城市治理、疫情防控、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共性急难问题形成为民服务项目,解决群众实际需求。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赵东东 周然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