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兴华街第二小学“狮狮如意”社团 泥塑“摇头狮” “非遗”绽精彩

社团学生动手制作泥咕咕
形态多样的“摇头狮”精彩亮相
学生泥咕咕作品展示

泥咕咕泥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在二七区兴华街第二小学,泥咕咕“摇头狮”这一形象已然走进课堂,成为孩子们喜欢的社团课程。

秉承“爱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兴华街第二小学始终致力于做有爱的教育、建有爱的学校、育有爱的学生,通过不断精心设计和实施的“大美”课程,用大爱、大美的思想去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其中,为传承传统文化,该校将泥咕咕“摇头狮”作为课程设计方向,又借用谐音“事事如意”,确定了“狮狮如意”校本课程,建立了“狮狮如意”社团,并构建了“非遗泥咕咕‘摇头狮’进校园”的育人体系,在探索中形成了多彩实践。

“摇头狮”作为泥咕咕的一个品类,丰富的色彩鲜艳夺目,夸张的形态豪放热情,同时,又有着区别于其他品类泥咕咕的鲜明特点,通过头部和身体连接部位的附加弹簧,让整个狮子只需轻轻触动,便可摇头摆尾,活泼可爱,极具亲和力。在专家指导下,“狮狮如意”社团教学绘声绘色,老师们围绕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从玩中找寻切入点,让学生在玩中提升传统民间美术认知,涵养个人传统文化自信。在教室“小展区”,学生们动手制作的一个个活灵活现、创意十足的泥塑作品十分亮眼。

同时,该校还将社团课程与美术课堂充分融合,通过开展普及性教学,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植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家校研学”也是该社团的出彩实践之一。在社团微信群,家长不仅可以时常看到孩子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上课表现。此外,该校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浚县寻找民间艺人及美术作品,制作小报或学习泥咕咕“摇头狮”制作手艺,全方位感受民间艺术。

如今,通过“非遗泥咕咕‘摇头狮’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该校正积极探索在小学美术教育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教学模型,让学生在特色民间美术课程体验、实践、探索中,涵养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