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黄河滩区候鸟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文/图

又是一年迁徙季,鸿雁阵阵迎新春。

在中牟与开封交界处,空旷的原野,一座红砖蓝瓦的四方院落,这里是中牟县公安局森林公安派出所候鸟保护巡护队的基地。

1月11日,记者跟随民警走进候鸟保护基地,大门口红红火火的春联首先映入眼帘。上联:黄河岸边,铁肩担当人间道义;下联:迁徙路上,热血铸就候鸟乐园;横批:蓝天卫士。

“从2012年冬开始,从一顶帐篷,到一个板房,再到一处营房,每年寒冬,我们便入驻广阔的黄河滩,为前来栖息越冬的候鸟们保驾护航;即便在春节期间,我们也轮流在这里值班为候鸟站岗。”候鸟保护巡护队队长田红卫手抚对联,感慨万千,“深夜12点多,我们开着警车巡查在保护区外围,目的是震慑不法分子趁夜深人静时捕获候鸟,这种保护方式我们天天坚持,无论风雪和暴雨;无数候鸟幸福地在此栖息越冬,见证我们坚守的意义。”

指着不远处成群结队的候鸟,田红卫向记者介绍,郑州中牟黄河湿地约有60平方公里,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之一,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是各类鸟类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是名副其实的“候鸟乐园”。

“我们巡逻的范围东到开封地界,西到郑州东区杨桥办事处附近,往往一趟下来,就需要三四个小时。凌晨3时,出发巡护,归来时,远鸡已啼东天红,黎明曙色已渐浓;这样的巡逻和守护,大家伙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为了候鸟平安栖息和越冬,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黄河滩区的候鸟。”田红卫动情地说。

听着田红卫娓娓道来,再看着几个队员巡逻归来满身的泥土和眉眼间挂着的冰霜,记者也不禁红了眼眶。

田红卫向记者透露一组数据:在候鸟保护队员们的守护下,从2012年以来,在这一地区观测记录的鸟类种类,已由原来的169种增长到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

田红卫说,由于黄河河道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滩涂面积扩大,空旷的河床上滋生了一种红色的水生植物“野菠菜”,这种红茎碎花的植物蔓延数里,远远望去,如一条褐红色的河流,填满了往年的老河道。以前滩涂没有野菠菜时鹤和豆雁多,现在野菠菜茂密丛生,成群的斑鸠、鹌鹑、鹀等小鸟逐渐多了起来,也引来了鹞和红隼等猛禽;随便你走上几步,就会惊起藏身在里面的雉鸡,惊叫着纷纷飞到远处。有几只鹞子,借着风的力量,忽高忽低,时不时有野鸭的叫声,白鹭扑棱着翅膀在附近飞起。

生态环境好不好,野生动物来投票。每年秋冬季节,豆雁和灰鹤便成了中牟黄河湿地的常客,它们呼朋唤友、携家带口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越千山万水,栖落在黄河湿地。目前的中牟黄河滩区候鸟保护基地,已然成为众多候鸟栖息的乐园,而森林公安保护队员,也被黄河滩区的群众亲切地称作是保护候鸟的“蓝天卫士”。

目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在保护区最多一次观测到100余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2020年以来连续被观测到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种群数量1000~2000只已属常见;豆雁种群数量最大,最多一次观测曾达到4000只以上;今年已经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40余只。

“为保障候鸟在黄河滩区栖息越冬期间的安全,年底我们将加大护鸟一线力量,增加巡护次数,在风雪天气为候鸟投放粮食,严打猎捕候鸟违法犯罪,确保候鸟迁徙通道安全。”中牟县公安局森林公安派出所负责人表示。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