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奋力交出郑州国家中心 城市现代化建设优秀答卷 系列评论之3 提升文化软实力 让郑州有灵魂有特质

郑 旗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特质所在。文化软实力既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水平、文明的程度,更是城市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精神智力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城市特质的根本体现,是城市之“魂”。郑州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最主要实证地之一,具有传承中华文明主根主脉和集中展示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独特优势。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遗址、6800年的大河村遗址、5300年的双槐树遗址、4100年的王城岗遗址、3600年的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发掘的“最古老村落”“最古老城池”“最古老王城”,最早的丝绸、瓷器等遗存,从远古时期到王国时期,不同朝代在郑州都留下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遗迹,是对华夏文明孕育、创新、发展的全景展示。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围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加快建设“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高水平举办第九届博博会、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商都遗址博物院、考古博物馆建成开放。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加快推进,中华文明主题乐园、双槐树大遗址公园项目谋划实施。商城遗址首次发现金覆面,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山·河·祖·国”宣传片登陆央视国际频道,“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主品牌叫响全国,文化标识更加突显、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支撑。郑州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国保”单位数量居全国前列,是文化富矿、文化特色矿。用好这些独特的优势资源,是郑州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责任所在,是郑州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所在,也是凝聚联系全市1270万人民、让城市和市民如同“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载体。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要把准文化目标定位。

要聚焦“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这一目标定位,发挥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历史自觉,传承优秀文化,让郑州的文化特色、文化形象、文化优势“立”起来,尽快把郑州打造为“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让文化成为郑州城市的靓丽名片,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贡献郑州力量。(下转二版)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