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奋力交出郑州国家中心 城市现代化建设优秀答卷 系列评论之5 提升民生保障力 让郑州有温度更幸福

郑 旗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从来都不是宏大抽象的,它就是百姓的一日三餐、烟火日常,是实实在在、可感可触的。提升民生保障力,就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温暖,让民生更能感触、幸福更有质感。

要坚守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去年,郑州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23天,新增城镇就业13.3万人,新投用公办幼儿园76所,市区新建中小学校24所、投用高中9所……优秀民生答卷背后是为民的初心和奋斗的艰辛。办好民生实事,党员干部要有“不为群众办事就不配当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创新为民方法。民生问题牵涉千家万户,每个人都会有个性化的需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决不能只用一个思路、一种方法去解决。去年以来,我们加快建设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基层治理的要素梳理、融通使用,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了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

要找准为民重点。“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办好为民实事,关键在于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去年,我们加快推进市县一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就诊率“双提高”,群众就医负担和县外转诊率“双下降”;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19个,全市161.7万老人全部入网智慧养老健康服务平台,群众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办好民生实事,就要找准重点、抓住关键,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多做雪中送炭、 (下转二版)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