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PDF版阅读

与生命赛跑, “黄金72小时”已过又何妨

2月8日。这里,是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埃尔比斯坦地区。

刚刚,两个月大的穆罕默德·多安·博斯坦从废墟中被救出,还在吸吮自己的拇指。救援人员赶紧用厚厚的毛毯裹住小家伙孱弱的身体。和这个小宝宝一同获救的,还有他的母亲。

两天前,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连续发生强震,埃尔比斯坦地区是第二次强震、即7.6级地震的震中所在。目前,这里的最低温度已经接近零摄氏度,部分地区遭遇风雪天气。

在埃尔比斯坦地区的另一处废墟上,凯雷姆·奥基艾正和队友们忙个不停。这名40岁的商人来自土耳其中部城市锡瓦斯,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地震发生后,他和朋友开车狂奔200多公里赶来支援。

“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到处是断壁残垣。我们在废墟中仔细寻找、倾听,已经救出了三个人,包括20岁的小伙子吉汉。”他告诉记者,遗憾的是,他们没能救活吉汉的哥哥和母亲。

短暂对话后,奥基艾又回到搜救现场。他说,废墟下还有5人受困。他希望借助媒体报道,提醒其他希望前来帮忙的志愿者带上挖掘设备和发电机。

卡赫拉曼马拉什省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在首府卡赫拉曼马拉什市的一片废墟上,来自首都安卡拉某救援队的一条搜救犬,戴着小型定位背带,凭着灵敏的嗅觉,一刻不停地找寻被埋的幸存者。

这条德国牧羊犬的主人尤努斯·戈伦告诉新华社记者:“搜救犬是地震救灾中救援人员最理想的伙伴,不仅嗅觉灵敏,还能听到废墟下非常微弱的声音,并向救援人员精确示意幸存者被埋地点。”

此次震后救灾期间,不少外国救援队带上了搜救犬。据当地媒体报道,阿塞拜疆救援队一条搜救犬7日帮助救援队从废墟下成功救出女孩泽伊内普。她也是搜救犬在灾区发现的众多幸存者之一。

8日晚,经过8000多公里飞行和4个多小时车程,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抵达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首府哈塔伊市。按照土方要求,分为两队作业:一队前往灾区现场开展搜救,另一队勘察受灾情况。

长途跋涉,搬运20吨救援物资,中国救援队员已近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但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迅速投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9日凌晨和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通力合作,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

蓝天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等中国社会救援力量也已赶赴震区驰援。

据土耳其政府消息,已有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向土耳其派出救援力量。土耳其灾害与应急管理署说,超过7.9万人参与救援。

救援“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但是,救援并未停止。为了那一线生机,人们在与生命赛跑。 新华社特稿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