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郑州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牵手农业科技公司推进成果转化 两项科技成果两个月内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本报讯 (记者 武建玲)记者昨日获悉,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联手河南星越吉宏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两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六款产品并规模化生产,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仅用时两个月。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全方位对接,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郑州大学通过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等优势,不断加强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工作。2022年11月,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与河南星越吉宏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将两项科技成果——“一株植物乳杆菌突变株及其在苜蓿青贮中的应用”和“一株抑制病原菌的耐盐耐低温弯曲乳杆菌及其在食品冷链反复冻融保藏中的应用”,同时转让给该公司,研制出“富硒麦芽乳酸菌胚芽米”“富硒麦芽乳酸菌蔬菜”“富硒麦芽乳酸菌藜麦”“富硒麦芽乳酸菌蛋白”“乳酸菌蓝莓”和“乳酸菌草莓”六款乳酸菌制品。由于双方提前对接做好准备工作,今年1月份顺利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快速走向市场。

“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都和肠道菌群紊乱有关。这些乳酸菌制品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辅助患者治疗。”作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雁萍自实验室1998年建成以来一直在此工作,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对成果的转化前景充满信心。

据郑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焦浈介绍,该实验室从青海、西藏、新疆、甘肃、河南等不同地区广泛收集样品,分离鉴定并保存益生菌菌株1万多株,构建了有地域特色的多生态来源益生菌菌种资源库。目前依托该资源库,已经形成了乳酸菌抗逆性机理研究、益生菌高效筛选及产业应用为主线的研究体系。2021年,该实验室与蒙牛乳业签订成果转化协议,转让国家发明专利1件和3000株乳酸菌菌株。

焦浈表示,该实验室将在口腔保健,预防和辅助治疗结直肠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领域继续开发益生菌相关产品并完成转化。

据悉,成立于2022年8月的星越吉宏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种植、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公司,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