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本周末带儿子去拼乐高,正巧旁边坐着两位妈妈,一位妈妈带着六岁左右的孩子,一位妈妈带着四岁左右的孩子,两位妈妈截然相反的育儿方法,引发了我的思考。

乐高拼装,应该是孩子自己看着图册,找到对应的零件,一步步拼出孩子眼中的大炮、飞机等。六岁孩子的妈妈不停地指挥“这个零件”“这样拼装”“找错了”……刚开始,这个孩子还有兴致按照妈妈的“帮助”去拼,不一会儿,就有了逆反心理,最后也是索然无味结束本次拼装。另一个妈妈玩心很大,当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她不停地说“再找一找,试一试”,碰到孩子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她也是让孩子找乐高工作人员,自己完全大撒手,最后孩子心满意足地离开。

关于教育,到底是应该步步紧逼,还是大撒手?或许两个都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毫无疑问的是,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是不可行的。课堂中,作为老师也有这样的“急脾气”,一个疑问抛出来,学生还没有仔细思考,老师就马不停蹄地把答案抛出来,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等着“喂”答案。

班干部能做的事,老师绝不做;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绝不做。课堂之上,我们可否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课堂内容的奥秘。慢一点,应该无妨。

课堂除了思考的时间弥足珍贵,“试错”也是非常有趣的环节。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讲题,让学生评卷,学生出现错误时可以分享一下当时所思所想,碰到不理解的题型,“质疑”至关重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答案的勇气,这样的课堂也许不再沉闷,老师也轻松很多。

两个妈妈育儿的方式让我想了很多,无论对错,只是作为妈妈,拼乐高,就是想满足他最初的兴趣和好奇。而作为教育者,如何让课堂充满好奇、充满兴趣,让学生心满意足又意犹未尽,则需要更多努力。

惠济区香山小学 王慧婷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