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奋力开创郑州应急管理事业的新局面

展望2023,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应急提质增效的“提升年”,新的一年,郑州市应急管理工作怎么干?全市应急工作会摹绘出清晰的图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应急管理工作各项要求、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风险、遏事故、保稳定为主线,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水平,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强基固本

夯实筑牢应急管理根基

2019年,郑州应急管理部门全新亮相,4年时间,完成了从叠加到融合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新部门,2023年,郑州应急将在强基固本方面持续发力。

强化培训管理,工作重心从解决“从无到有”向解决“从有到好”转变。扎实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素质培训、应急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分级组织安全监管干部、执法人员、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业务培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对社会救援力量的培训与管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健全预案体系,为全面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提供保障。参照防汛预案体系标准,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着眼构建以市总体预案为核心,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基层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重大活动预案为基础,上下贯通、横向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

开展应急演练,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化、煤矿等事故易发多发行业领域应急演练为重点,检验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磨合联动机制、规范指挥流程、锻炼救援队伍,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强化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郑州市综合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暨豫中(郑州)区域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物资储备中心)和郑州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质扩面和真建真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多措并举

倒逼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执法目的不是处罚,而是通过严格执法、不断执法拧紧安全弦,通过执法倒逼安全理念入脑入心。”郑州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说,新的一年,将聚焦短板弱项,夯实人人讲安全、安全人人讲的思想基础。

优化奖励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发动群众踊跃发现并举报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统筹执法力量,开展常态化异地执法,解决日常执法中的“人情执法”“宽松软”问题。

完善执法通报,分区域、分行业、分类型精准通报分析安全生产执法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切实加强安委会办公室在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作用。

加大处罚曝光,每月在网上对外发布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同行业企业及时对照问题,举一反三自查自改,达到“执法一家、千家受益”效果。

倒逼责任落实,将“打非治违”集中整治问题与各乡镇办、各行业部门责任追究挂钩,倒逼各地、各行业部门以及企业责任落实,解决“问题查不出来、责任落不下去”等难题。

加速推进

智慧应急再上新台阶

目前,郑州已初步建成了应急指挥平台等智慧体系,2023年,郑州应急将锚定“全域感知”的智慧应急目标,加速推进。

加快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全面摸清郑州城市安全风险底数,接入行业领域监测感知数据,呈现城市整体运行和风险态势,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备、业务健全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横向接入水利、地质灾害、气象等实时数据,纵向汇聚市县乡三级监测感知数据,进一步扩大高危行业监测联网范围,不断提升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提升辅助指挥决策能力,进一步建强应急指挥“一张图”,实现灾害事故实时定位和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动态调配。建立智能业务模型,为应急指挥提供辅助决策。

统筹专业应急力量建设,摸清市区重点灾害地区、关键灾害时节应急力量的薄弱环节和建设需求,优化力量布局。

持续推动乡镇“1+4”和村(社区)“1+3”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打通应急救援工作“最后一公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一张图”。

健全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和协调机制。

加快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服务引领和科技引领,统筹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地震基本业务和保障体系、地震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践行训词精神

锻造应急干部队伍

以入脑入心的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以常抓常新的党性教育防范政治蜕变,以落细落小的纪律规矩规范政治言行。

在准军事化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践行训词精神,不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锻造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准军事化队伍。

全面学习提升,对标对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实践锻炼,严格考核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过硬、技能过硬、实战过硬的应急管理队伍。

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干部“能上能下”导向,对在急难险重或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干部优先重用。

加强作风建设,针对风险挑战和隐患问题,严执法、严要求、严落实,铁肩履职、铁腕整治、铁面问责,以过硬作风建设保障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成效稳步提升。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敢于担责,勇于担难,无畏担险!

新征程上的新应急乘时代之风,踏浪而来!

王战龙 贾辉 董文华 黄高山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