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教师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从学生方面来说,高中阶段是学生即将成年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教师自身来说,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符合现代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有利于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利用语文学科优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把“立德树人”精准化和生活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充分挖掘语文文本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资源,丰富学校的德育内容和形式,将德育回归课堂,使之更好、更全面地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创新以学育人、以优良传统育人的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理解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课堂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拓宽学生眼界,丰富课堂形式,实现教书育人的多元融合。

  多媒体是语文教学上经常用到的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多媒体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互动价值。通过多媒体能够使文本知识的展示更加立体,为学生创设更生动的互动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加深知识理解层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学《登高》一诗时,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萧瑟荒凉、风急天高的景色并配乐朗诵,学生能够入境体会诗人悲凉的情感,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再现诗句中的画面。通过互动引导,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一个忧国忧民、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登高、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杜甫形象。

  三、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除了常规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每月主题活动、每周班会活动,并合理利用晨读时间诵读“经典”,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如开展“国旗下的讲话”“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六感恩三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等等,拓展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学校德育的模式。走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新路子。力争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有担当、有大爱、有情怀、有志向的高素质人才。开设经典文化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立德树人教育自然融入到孩子的每一项活动中,增强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开放性课堂,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达到育人目的。构建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习题,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使之能够自由活泼成长。

  对高中学生来说,简单表层的问题,不再能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而问题一步步加深,能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逐步深入,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的目的。总之,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创新,不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而且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特色,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提高学生思辨分析的能力。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语文课堂也将充满活力,成为培养学生语文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纽带。

  五、夯实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情景化训练,奠定立德树人基础。

  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在语文学科素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是学生接触语文、感受语文魅力的前提。学科素养和立德树人的融合需要夯实语言建构和运用,从而为立德树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课本中很多经典篇目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资源,根据新时期青少年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把传统的经典文化与德育故事相结合,达到资源的优化和有序,并以校本教材和读本的形式进行重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的针对性。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拓展创新研究。根据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创新的视角来拓展新的语文教育资源。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健全各种德育机制,寻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时期新要求,“立德树人”的“人”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要求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意志方面的健康成熟以外,新时代还需要身心健康、人格和谐、道德素质过硬和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公民。语文学科在培育学生这些品质方面占据天然优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积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