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今年全市文物工作大盘敲定 郑州全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重地”

本报讯(记者 成燕) 全力推进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土建工程、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展示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数字化主题展览……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全市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文物工作大盘敲定。

规划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展示体系

今年,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将瞄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能力作风提升年”两个重心,推进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建成、黄河国家博物馆土建工程、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建设,办好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大河文明展、二七“灯塔”专题展,加强国家重大考古与科研研究、文物稽查和安全监管、强化以保护为基础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文物活化利用等五项工作。

按照会议部署,全市文物系统将持续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分专题开展郑州地区仰韶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研究工作,从学术层面助力谋划中华文明主题乐园项目建设,参与郑州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编写中华文明通俗读本,谋划以“重地”为主题的系列陈展。围绕打造“两带一心”城市布局和仰韶文化、黄帝文化、夏商文化、黄河文化、嵩山文化等郑州特色文化,规划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展示体系,规划实施重点引领项目,全力服务保障好省博物馆群建设。

全面提升考古科研水平

围绕文化强市战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等,我市将高质量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工作以及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更加规范的区、县(市)文物勘探、考古发掘业务工作指导和巡查巡视机制。

此外,市文物局还将利用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开展考古研学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动“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的展示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巩义石窟寺、北宋皇陵等数字化保护展示工程建设。

建设一流文物保护实验室

以建设碳十四测量实验室为契机,相关部门将打造面向全国引领中部地区的考古学测年一流文物保护实验室,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和独有特色科技研究。同时积极推进《双槐树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立法工作,健全文物保护法规;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报请、建设控制地带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下转二版)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