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第九篇章 “民生”之一 幸福河畔幸福城

研学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王红 文/图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风雨兼程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本报特推出【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郑州市全力以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干劲和蓬勃的朝气。今日刊发第九篇章“民生”之一《幸福河畔幸福城》。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什么是幸福?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答案。无论答案是否相同,一个人的幸福只能算是幸运,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居民的幸福,才能累积出整座城的幸福。

生活在郑州,这座城的幸福,很细微,却又很庞大:是“双减”落地孩子们的由衷笑脸,是“家门口”就有好学校的安心,是病有所依、病有良医的踏实和笃定……这座城的幸福交响曲,居民们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多年来,郑州始终努力改善民生,努力书写稳稳的幸福“答卷”。

“双减”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梦瑶的每个周末更“忙”了:踏青、爬山、逛绿博园写生、省博物院研学“打卡”、游泳、骑行……相比于以往奔波于课外班的忙碌,她更喜欢现在。

事实上,周末没有课外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已经是不少学生周末生活的常态。“双减”,这场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时代变革,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2021年,郑州市被列入全国“双减”9个试点城市之一。

“双减”发令枪响,郑州立刻全方位部署行动:5月,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开启调查摸底;6月,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净化校外培训机构招生”专项行动;10月,出台“双减”落地方案;12月,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新政;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28日,省会某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成功完成线上售课、销课、退费全流程交易,交易资金实现准确、实时的监管和划付。这是我省首笔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的线上资金监管业务,也标志着郑州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线上监管业务成功落地。 (下转五版)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