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这座城的温暖把我留下

(上接一版)林鸿说:“我们更喜欢的是这里的人。”有次开车,一个大哥拼命向我挥手大喊,才发现他提醒我车门没关严;还有大雨中,有位大姨提醒不要走水深的地方……“于我们科研人来说,当踏上这片土地,当面对着这里的微笑,就必须不负使命。我们能来,还有更多人能来,因为只有来过,才懂得郑州的珍贵和值得。”

4年来,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城市碳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工程,国家烟气流量实验室建设,重大仪器设备“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实验室系统”的实施及运行,高端装备和仪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造了“郑州模式”,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抢滩郑州

高新区长椿街6号,一栋外观并没有特殊之处的大厦,却密集聚集着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郑州研究院、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郑州研究院等多家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既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企业的创新需求走进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科技“宝贝”从实验室走向“田地”、走向“主战场”。

梧桐园区运营中心科技服务部部长王子帅对记者说,高新区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梦之队”,这些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先行先试,在不同学科领域持续释放活力,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着澎湃动能。

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抢滩聚集郑州,犹如“强磁场”,将“最强大脑”、核心技术、关键产业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赋能郑州市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才纷至共绘城市发展图景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坚持聚焦高端人才、豫籍人才、海外人才、青年人才,持续实施郑州人才计划和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深化推进“双招双引”,全方位支持、保障、激励、服务、帮助人才,推动全市人才数量、质量“双跃升”。

我市抓住关键,全面加快人才平台建设,聚焦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主动谋划跟进、精准施策、优化服务,更好满足重点平台建设需求。全力抓好中原科技城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特殊机制、特殊政策落实,举办中原科技城规划提升发布会,实施以收入为参照的人才激励政策,全力服务保障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扎实推进高校研究院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省市联动打造全省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的引领性载体。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打造海外人才平台,揭牌河南欧美同学会郑州海创中心,积极申建“欧美同学会中部海创中心”,完善提升高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生来郑创新创业。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01.6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6.7%,支持五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450个,推荐培育两批优秀企业家1082名,引进高校毕业生21.4万名,其中海外优秀青年人才1355名,一批批青年接踵而至,用青春绘就了城市发展最厚重的底色。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